信仰源流
在臺發展
   
   
     
   
   
 
 
 

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

 
   
   

在十七世紀,臺灣開拓之初,大陸閩粵漢人渡過險惡的黑水溝,來到臺灣開墾,因為氣候不穩,瘴癘疫疾四起,許多人水土不服而亡故,來臺拓墾者十人當中,僅有三人真正留下,六人因病或其他原因亡故,另外一人無法適應惡劣環境而返回故鄉,故有「三在六亡一回頭」的諺語。先民披荊斬棘,宗教成為支持他們勇於面對惡劣環境的重要力量,渡海來臺的先民,大都來自漳州、泉州兩地,在故鄉多信奉保生大帝。因此隨著移民渡海來臺,保生大帝的信仰也藉此傳遞至臺灣,其傳播的方向與範圍,與移民的開拓與路線發展是一樣的;大致而言,臺灣的保生大帝信仰,多數皆由白礁祖廟分靈而來,少數分自青礁及其它地方。

福建漳州白礁慈濟祖宮

相傳鄭成功揮師攻臺時,也將白礁慈濟宮的保生大帝神像供奉在船上,一起渡海作戰,攻臺成功後便建廟供奉。隨著閩南移民的劇增,供奉保生大帝的廟宇先在臺南、高雄地方出現,隨後發展到嘉義、雲林等中南部地區,北部的臺北、宜蘭較晚。目前臺灣供奉保生大帝之廟宇,以地方公廟來說,約有近三百間,分布在全臺廿二個縣市,其中臺南地區,因開發較早,有近百間為最多,高雄地區,有來自澎湖及臺南的移民,由家鄉分靈而創建的,因此有五十多座,屏東地區有十五座,雲林及嘉義地區有五十多座,由南向北,逐漸遞減,至臺中、彰化、南投一帶,約僅有二十座。桃園、新竹、苗栗地區以客家人為主,保生大帝的信仰在此地是較為弱勢的,四縣市中僅有八座,新北市也僅有十座,東部的宜蘭、花蓮、臺東三縣,共有十二座,外島澎湖縣則有六座,金門縣境的五個鄉鎮中,有十九間之多,可見其信仰之興盛。其中臺南市新化鎮保生大帝宮是建於荷蘭人時期,建廟時間為最早;臺南市學甲慈濟宮的保生大帝,隨著臺南人移居高雄及臺東傳播到當地,因此分靈、分香廟宇為最多;臺北大龍峒保安宮由於臺北盆地在開發時三大族群的競爭,因此廟貌規模為最大。保生大帝的信仰,在臺灣落地生根後,逐漸成為鄉民的信仰中心,保生大帝不僅是他們思念家鄉的寄託,且在當時瘴癘叢生,醫藥極不發達之際,更是鄉民保生安康的祈祀對象,足見保生大帝在民眾心中之地位極其崇高,信眾之數也逐年增加,更彰顯保生大帝的神聖與威德。

(作者:廖武治 / 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董事長)

 

 

福建廈門海滄青礁慈濟東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