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

 
   
   
期數 : 內容查詢(標題,關鍵字):
您目前正在閱讀第 1 期
請選取您要閱讀的本期內容:

保生大帝信仰源流及在臺發展(四)

  臺灣開拓之初,大陸閩粵漢人渡過險惡的黑水溝,來到臺灣開墾,因為氣候不穩,瘴癘疫疾四起,許多人水土不服而亡故,來臺拓墾者十人當中,僅有三人真正留下,六人因病或其他原因亡故,另外一人無法適應惡劣環境而返回故鄉,故有「三在六亡一回頭」的諺語。先民披荊斬棘,宗教成為支持他們勇於面對惡劣環境的重要力量,渡海來臺的先民,大都來自漳州、泉州兩地,在故鄉多信奉保生大帝。因此隨著移民渡海來臺,保生大帝的信仰也藉此傳遞至臺灣,其傳播的方向與範圍,與移民的開拓與路線發展是一樣的;大致而言,臺灣的保生大帝信仰,多數皆由白礁祖廟分靈而來,少數分自青礁及其它地方。

  據《重修臺灣縣志》卷之六祠宇志載:「按真人廟宇,漳、泉間所在多有,荷蘭踞臺,與漳、泉人貿易時,已建廟廣儲東里矣。嗣是鄭氏及諸將士皆漳、泉人,故廟祀真人甚盛。或稱「保生大帝廟」,或稱「大道公廟」,或稱「真君廟」,或稱「開山宮」,《通志》作「慈濟宮」,皆是也。《舊志》所載,除廣儲東里外,其在西定坊者,尚有北線尾廟。其在鎮北坊者二:觀音亭邊,偽時建;水仔尾,康熙三十五年建。在永康里者一,石頭坑。在武定里者一,廟後古榕,蔭可數畝。在歸仁北里者一,舊社口,偽時建。在文賢里一圖者三:山頭社、大甲社、月眉池。在文賢里二圖者一。俱里眾所建。在大目降莊者一,偽時建。」在乾隆、嘉慶年間的移民潮中,臺灣各地出現了一次興建保生大帝廟宇的高峰,《重修臺灣府志》統計,臺灣府五大神明寺廟當中,以保生大帝廟宇的數目最多,其次是關帝、觀音、天妃與玄天上帝。

  隨著閩南移民的路線,供奉保生大帝的廟宇先在澎湖、臺南,然後再到高雄地方出現,隨後發展到嘉義、雲林等中南部地區,北部的臺北、宜蘭較晚。目前臺灣供奉保生大帝之廟宇,以地方公廟來說,約有近三百間,分布在全臺各個縣市,其中臺南地區,因開發較早,有近百間為最多,高雄地區,有來自澎湖及臺南的移民,由家鄉分靈而創建的,因此有五十多座,屏東地區有十五座,雲林及嘉義地區有五十多座,由南向北,逐漸遞減,至臺中、彰化、南投一帶,約僅有二十座。桃園、新竹、苗栗地區以客家人為主,保生大帝的信仰在此地是較為弱勢的,四縣市中僅有八座,臺北地區也僅有十座,東部的宜蘭、花蓮、臺東三縣,共有十二座,外島澎湖縣則有六座,金門縣境的五個鄉鎮中,有十九間之多,可見其信仰之興盛。